![]() |
|||
![]() |
|||
![]() |
|||
|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女性肛肠专科 > 肛瘘
文章来源:本站 发布时间:2010-05-25 14:59 关闭
肛瘘是肛肠科第二大疾病,婴幼儿和青壮年多发,是肛门直肠疾病中变化复杂、诊疗上存在问题多的疾病。目前先进取得共识的是本病只有手术才能获得,任何其它的尝试都是徒劳的。
复杂性肛瘘和高位肛瘘是难治的两类肛瘘,如何找到内口(疾病的感染源)和如何保护肛门功能是难的两个环节,前者直接决定疾病能否,后者则决定术后是否留有后遗症。确定内口目前普遍的做法有指诊、探针探查、造影等,对简单的有一定度,但对复杂的瘘道效果就差,术后大量的肠病例多是此种情况。保护肛门功能,传统、也是目前普遍的办法是挂线,但此种方法痛苦大,时间长,术后局部瘢痕重,事实证明对肛门功能的保护并没质的变化。
一、复杂性肛瘘:主灶切开对口引流术
复杂性肛瘘是指多外口或多瘘管的一类肛瘘,多是迁延日久不治而成,因瘘管多、走行复杂,被认为是麻烦的肛肠病。
1、内口定位法
“肠”,对许多患者是一个恐惧的词,但许多患者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。所以一些人由此对手术产生怀疑,“我做了手术为什么还没好”?那么肠到底是因为什么?说起来原因很多,但其中主要一条就是术中没找到内口,疾病的源头没被堵住。就好比是河堤出现了管涌,不堵入口堵出口是堵不住的。一些手术看似切开了内口,其实多是人为造的内口,肠也就不奇怪了。复杂性肛瘘瘘管弯曲、分支多,且大部分时候瘘管闭塞不通,所以就不能像单纯肛瘘那样来找内口。
对瘘管通畅的复杂性肛瘘首次采用双氧水灌注法来确定内口,迅速,一举多得。对瘘管不畅通的肛瘘,首先根据外口位置对内口位置进行大概判断(经验定位法,找到了内外口的对应规律,纠正索罗门定律的许多错误),然后逐步切开逐步探查或逐步切开逐步灌注双氧水,综合运用几种探查法,终对内口进行定位。故安氏疗法治疗的肛瘘极少肠。
2、新的手术原则
古往今来,“从内口至外口全部切开瘘管”是肛瘘手术所遵循的不变原则,也是肛瘘的先进途径。如果但从治病角度考虑,这一原则无可挑剔。但问题是,对多外口多瘘管的复杂性肛瘘,在治病的同时肛缘外就会被多处切开,肛门内外括约肌也会被多处切断。术后不仅痛苦大、需要较长时间恢复,而且还极有可能出现肛门变形、移位或不全失禁等后遗症,所以往往是得不偿失。
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尝试切开两头旷置中间(抓两头放中间)的“非全切开”手术原则,即对内口和外口分主次分别处理,内口及主管切开,外口扩创,中间部分保留,化复杂为单纯,临床称为“主灶切开对口引流”。这种方法在一次疾病的同时,对肛门组织进行大程度保护,不损伤肛门功能。至今二十年了,这一新的肛瘘手术原则为我们保护了众多的肛门,被称为“安全治肛瘘”的手术原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