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天干、活动减少、吃辛辣食物是诱因,女性更应注意。冬季是肛肠疾病高发的季节,记者日前从武汉博仕肛肠医院了解到,目前就诊率是平日的一倍。院长祈金爽介绍,四五十岁的人群发病较高,约占50%~60%,30岁以上女性更应注意。
祈院长表示,除气候因素外,人们户外活动减少,常吃辛辣食物,如吃火锅等是引发和加重肛肠疾病的主要原因。
男女患者比例1:1 30岁以上女性更应注意
祈院长介绍,冬季肛肠疾病发病率的确很高,约是平日就诊量的一倍,主要是四方面原因造成的:
第一,天气干燥。冬季气压较高,空气干燥,不少人会出现口干舌燥、小便短少、便秘等症状,而经常便秘是导致痔疮加重的主要原因;
第二,饮食习惯改变。冬季为了增加热量,人们喜欢吃火锅、辛辣食品,很容易造成上火引起各种肛肠疾病;
第三,活动量减少。冬季天冷,人们户外运动减少,即便在家也很少运动,肠胃蠕动差,也会引起各种肛肠疾病;
第四,喝水减少。冬季人们很少像夏天那样大口饮水,体内缺水,也容易造成便秘等,从而引发痔疮。
此外,祈院长介绍,从就诊情况看男女患者各占一半。人们常常以为男性容易得痔疮,其实女性由于生理原因更容易得肛肠类疾病,特别是30岁以上生育过的女性。
据了解,女性由于在盆腔内多一个子宫,致使骨盆脏器受压迫和血流受阻的机会较多,从而造成骨盆器官充血和淤血,影响肛门的血液循环,导致直肠受到压迫造成各种肛肠疾病。此外,女性一生中经历的月经期、妊娠期、产褥期、更年期等特殊时期也容易加重肛门的负担,引起肛肠疾病发生或加重。
老年痔疮患者增多 久坐久站者要注意
祈院长介绍,从目前的就诊情况看,四五十岁的肛肠疾病患者最多,约占总数的50%~60%。而近日老年痔疮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,这主要与老年人冬季运动量减少有关。
记者了解到,痔疮对于中老年人的危害极大。据媒体报道,临床医学研究中,中老年人患痔疮、便秘等肛肠病将会直接或间接诱发或加重冠心病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。便秘引发的肠道不适还会使老年人难以吸收营养,长期不排便使毒素在体内积累,导致骨质疏松和老年痴呆。
祈院长提醒,冬季人们仍应多吃蔬菜水果,平时多喝水,另外要注意保暖。
“办公室一族,一些久坐久站的职业也要特别注意。”祈院长说,久坐久站使人体长期处于一种固定的姿态,会影响血流循环,盆腔内血液淤积,使痔静脉充血、曲张、隆起,导致肛肠病发病机会增多。而经常变换体位的工作者,因其血流循环障碍少,肛肠局部不易充血,所以发病机会少。
如何预防
1.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。
2.注意饮食习惯,多吃新鲜水果、绿色蔬菜。
3.加强运动锻炼,提高机体的免疫力。
4.增加饮水量。
5.排便时要专心。
吃啥最好
1.莴苣:别名莴荀、香乌笋。性微寒,味甘苦,入脾、胃、肺经。有开通、疏利、消积的作用。莴苣富含维生素C、天然叶酸等成分。常食莴苣,促进肠蠕动,预防便秘,减轻肛门局部血管的压力,可有效预防和治疗肛肠疾病。
2.菠菜:性凉,味甘,有养血、止血、润燥、滑肠、通便的作用。
3.红薯:含纤维物质在肠内能吸收大量水分,增加粪便体积,对促进胃肠蠕动和通便非常有益,常用来治疗痔疮及肛门裂等。
4.卷心菜:又名球甘蓝,别名圆白菜或洋白菜。性平味甘。多吃卷心菜,可增进食欲,促进消化,预防便秘,治疗痔疮,是肛肠患者的有效食品。
5.白萝卜:生吃可促进消化,还有很强的消炎作用,其辛辣的成分可促胃液分泌,调整胃肠机能。另外,所含丰富的粗纤维,能促进胃肠蠕动,保持大便通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