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|||
![]() |
|||
![]() |
|||
|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女性肛肠专科 > 肛瘘
文章来源:本站 发布时间:2010-01-07 16:27 关闭
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,任何年龄均可发生,以青壮年男性多见。它是肛管或直肠与肛门外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,一般由内口、管道、外口组成,主要表现为肛周流脓、疼痛、瘙痒和排便不畅等。现代医学认为,肛瘘的病因主要是细菌感染,细菌侵犯的部位是肛隐窝、肛门腺导管和肛门腺体,肛门腺感染、化脓,形成肛周脓肿,自然破溃,或经手术切开排脓后形成肛瘘。
肛瘘,是肛门附近和直肠下部的瘘管。必有一个开口于肛管、直肠壁的内口,与一个或多个开口于肛周皮肤的外口,在内、外口之间为瘘道。肛管多数由肛周脓肿穿破或切开排脓后形成,少数属结核性感染。经常有少量分泌物或脓液自瘘管排出;检查发现肛门周围有瘘管外口,数目不一,压按其边缘,则有脓液流出;直肠指检时,用肛门外的拇指和肛门内的示指会后,可在患处捏到条索状的瘘管,沿瘘管在肛门内可摸到一小硬结,即为内口;用银探针由外口经瘘管轻轻探入,若穿入肠腔,则证实有内口存在,此项检查一般留待手术前麻醉后进行。
肛瘘不能自愈,手术后容易肠,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一些。
(1)内口的存在:脓肿虽然破溃或已切开引流,但原发感染源如肛窦炎、或肛腺感染依然存在,肠腔内容物还可从内口继续进入瘘管;
(2)肛门部不能静养,脓腔不易粘合:排粪、排尿时,因括约肌收缩或因炎症刺激肛门括约肌,使肛门括约肌经常处于痉挛状态;
(3)肠腔中的粪便、肠液和气体继续进入瘘管,刺激管壁,使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,管腔难以闭合;
(4)脓腔引流不畅,或外口缩小,时闭时溃,脓液蓄积腔内,导致脓肿再发并穿破而形成新的支管或瘘道;
(5)管道多在不同高度穿过肛门括约肌,括约肌收缩阻碍脓液排出,以致引流不畅。除此之外,结核、克隆氏病、溃疡性结肠炎等都是形成肛瘘的原因。所以,患者一旦发生肛瘘,应尽早去正规医院就诊,根据不同的肛瘘类型,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。
肛瘘外口流出少量脓性、血性、粘液性分泌物为主要症状。较大的高位肛瘘,因瘘管位于括约肌外,不受括约肌控制,常有粪便及气体排出。由于分泌物的刺激,使肛门部潮湿、瘙痒,有时形成湿疹。当外口,瘿管中有脓肿形成时,可感到明显疼痛,同时可伴有发热、寒颤、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,脓肿穿破或切开引流后。